关键词 |
楼承板生产,宝山楼承板,楼承板供应,楼承板供应 |
面向地区 |
全国 |
规格 |
1.0*1219*C |
加工工艺 |
冲压 |
关于楼承板的宽度厚度要求。
楼承板厚度:组合板中采用的压型钢板净厚度不小于0.75mm,控制在1.0mm以上。为便于浇筑混凝土,要求压型钢板平均槽宽不小于50mm,当在槽内设置圆柱头焊钉时,压型钢板总高度(包括压痕在内)不应超过80mm。组合楼板中压型钢板外表面应有保护层以防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大气的侵蚀。
闭口楼承板设备施工方法:开挖基床,设置砂垫层(高差不大于),碾压成平台,铺设格栅,纵轴向应与主要受力方向一致,纵向搭接,横向,搭接处用带绑扎,并在铺设的格栅上,每隔用U型钉固定于地面,铺设的闭口楼承板设备应及时回填土料,铺设的闭口楼承板设备层数视技术要求。
闭口楼承板当基础顶面有预埋钢板作为柱的支承面时,钢板顶面标高及水符合要求
同时要求钢板表面平整,无焊疤、飞溅及水泥砂浆等污物。对于钢柱脚和基础之间加钢垫板、再进行二次浇灌细石混凝土的基础,钢垫板应符合下列规定。钢垫板面积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柱脚底板承受的荷载和地脚蛆栓(锚栓)的紧固拉力计算确定。
它是用聚丙烯为主要原材料,通过挤出、然后再纵向、横向拉伸形成的一种高强度土工材料该材料在纵向和横向上有很大的拉伸强度被广泛应用于软基加筋处理产品用途适用于各种公路、铁路、机场的路基增强路面增强适用于大型停车场和码头货场等性承载的路基增强适用于公路、铁路的边坡防护适用的涵洞增强适用于单向拉伸闭口楼承板设备增强后的土坡的二次增强进一步增强土坡,防止水土流失矿山、坑道加固用途:闭口楼承板设备适用于各种堤坝和路基补强、边坡防护、洞壁补强,大型机场、停车场、码头货场等性承载的地基补强。
楼承板特点:
1、强劲的混凝土握裹:钢承板和混凝土间非常的握裹,避免与混凝土滑脱现象;
2、的组合楼板断面:闭口板的形心非常接近板底,更强劲的正弯矩抵抗力矩;
3、的耐火性能 :闭口式楼承板闭口肋形的特殊设计,耐火更佳;
4、的悬吊系统 :任由移动、拆除,或重新安装;
5、施工简单、迅速:不需要任何堵头,不会产生漏浆现象,缩短施工周期
6、平整的板底外观:可以不需要再在板底吊顶;美观大方 常用厚度:0.8mm 0.9mm 1.0mm1.2mm,产品外形美观、承重、保温、防火、防水性能强。
闭口楼承板与开口楼承板相比安装技术优势
1.闭口楼承板严格按照设计铺板图在工厂加工,排板顺序均已编号,现场施工无需切割和补板,方便于钢结构公司现场安装。
2.闭口楼承板排板时只需按跨距顺排,与钢梁顺接时,由于板底平整,有足够与钢梁实接面积。因此不用处理可直接铺过去(开口楼承板因要避免与钢梁虚搭而需切割补板)。
3.开口楼承板在端口处应封堵板,以免浇筑混凝土进从板底开口漏浆,而闭口楼承板因腹板闭合而不用端头堵板。
4.闭口楼承板因板底平整,无论与钢梁横搭还是顺搭,均能与钢梁上翼板充分结合,因此钢梁上翼板顶面无需喷防火涂料。而开口型钢承板与钢梁之间具有空洞,需做肩塞补满空洞。
楼承板安装配筋要求:
1、连续板或悬臂板的负弯矩区应配置纵向受力钢筋;
2、在较大集中荷载区段和开洞周围应配置附加钢筋;
3、当防火等级较高时,可配置附加纵向受力钢筋;
4、为提高组合板的组用,光面开口压型钢板,应在剪跨区(均布荷载在板两端L/4范围内)布置直径为6mm间距150至300mm的横向钢筋,纵肋翼缘板上焊缝长度不小于50mm;
5、组合板应设置分布钢筋网,分布钢筋两个方向的配劲率不宜少于0.002;
混泥土板裂缝宽度要求:连续组合板负弯矩的开裂宽度,室内正常环境下不应超过0.3mm,室内高温度环境或露天时不应超过0.2mm。连续组合板按简支板设计时,支座区的负钢筋断面不应小于混凝土截面的0.2%;抗裂钢筋的长度从支承边缘起,每边长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4,且每米不应小于5根;
楼承板总厚度:组合板总厚度h不应小于90mm,压型钢板翼缘以上混凝土厚度hc不应小于50mm。支撑于混凝土或砌体上时,支撑长度分别为100mm和75mm;支撑于钢梁上连续板或搭接板,小支撑长度为75mm。
楼承板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钢结构建筑,采用镀锌钢板辊压成型而成。
1、楼承板承载能力应根据实际使用的支承状态(单跨,双跨,三跨)和钢楼承板厚度,按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50010-2002)和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T50018-2002)及部颁布标准《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设计施工与验收规程》(YB9238-92)进行设计。
2、楼承板除在施工阶段作为模板外,并可在使用阶段代替楼板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下部受力钢筋。
3、楼承板可设计成简支跨或连续跨。连续跨时,组合楼板支座处负筋应按相关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4、表列允许使用荷载系指除组合板自重外其他楼层荷载的设计值(包括活荷载),仅供设计参考。
5、设计对温度钢筋应根据相应规范进行设计。
6、楼承板在钢楼承板波峰处覆盖的混凝土不得小于50MM厚。
7、楼承板在施工阶段其挠度限制L/以下(L为板跨度)。楼承板后期允许均布设计荷载作用下,其挠度限制小于L/360(L为板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