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别名 |
市政景观步道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步道是只可步行不能通车的小路,也可指马路旁的人行道。也指绿色景观线路,可供游人和骑车者徜徉其间,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结合的带状景观斑块走廊。步道是指的是绿色景观线路,是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沟渠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可供游人和骑车者徜徉其间,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结合的带状景观斑块走廊,承担信息、能量和物质的流动作用,促进景观生态系统内部的有效循环,同时加强各密近斑块之间的联系。
港岛北岸是香港繁华的地区,中环、湾仔到铜锣湾一带银行和写字楼林立,从尖沙嘴隔海湾望去,一片繁荣的都市景象。港岛建筑密集地区的住宅容积率高达10,而商业和金融用地更是拥挤,有限的地皮和长期的房地产经营炒作,使得港岛北岸,高层建筑成为没有裙房的“铅笔楼 ”。在这样的拥挤的都市环境中,如何表达对人的关注是城市设计的难点,香港的规划师做了很好的解答,这集中显示在港岛的空中步道城市设计当中。笔者截取典型的中环和湾仔北一段,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加以剖析。
完整立的步行系统,湾仔北地区集中了各类办公大楼以及会展中心,中环则是以商业金融建筑为主,建筑布局拥挤,几乎没有什么退让的广场空间,这就促使空间组合纵向发展。密集的建筑为搭建空中步道提供了便利条件,香港从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建设空中步道系统,连接各个单体建筑的空中步道脱离街道网而自成一立体系。
空中步道与建筑结合的另一类更紧密的方式就是串联式,此类建筑通常是购物廊或者交通换乘中心,建筑内部成为步道系统的一部分,这种连接方式中,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界限已经很模糊。以上是三种基本的连接类型,而对不同建筑具体处理的多样性造就了城市空间景观的丰富多样。
建筑组群突破街区界限:传统二维的地块划分方式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城市的平面分区和功能的破碎,立体化的组织方式正是调和了这样的矛盾。空中步道系统使得建筑组群突破了原有的街区界限,把各种职能整合成综合体,如会展中心、中环广场和海港大厦原本是在三个街区中,而空中步道的联系使得这种街区感觉弱化,在功能使用和心理感觉上,人们愿意把它们视为整体。
随着当前中国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城市人的游憩需求逐渐高涨,构建公共乡村游憩区和乡村游憩步道系统逐渐摆上的议事日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中国乡村步道系统和游憩区的建立,也将增强城乡交流,促进农村发展。本文将简要介绍英国国家步道系统及其规划管理的标准,以期引起国内城乡规划、旅游游憩等学者和的关注,推动中国国家步道系统的建设,既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又可以起到保护国家自然文化遗产的作用。
最近来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