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别名 |
云南钢模板,角钢 焊管,厂家批发 |
面向地区 |
全国 |
适用范围 |
通用 |
厂家 |
进口 |
云南钢模板、角钢、焊管价格厂家批发 价格低
我国高炉数学模型和系统起步相对较晚,发展过程与国外基本类似,从数学模型开始,之后开展高炉开发与应用。
我国高炉数学模型开发过程:
我国早的高炉数学模型是1987
年由清华大学与鞍钢合作开发的铁水[Si]含量预报模型,应用在鞍钢9号高炉和4 号高炉,预报命中率82%,用于辅助高炉操作人员判断炉温发展趋势。20 世纪90
年代,一些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与应用一些数学模型,见表2。
我国高炉数学模型种类少,前期主要集中在铁水[Si]含量预报模型,虽然后期相继开发一些数学模型,但应用效果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我国高炉系统开发过程: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随着国内高炉向大型化、现代化发展,许多大型高炉在基础自动化改造中采用计算机和二级系统,为高炉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奠定了基础。国内高炉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
引进国外高炉系统。如宝钢引进日本的GO-STOP
系统,1996 年投入运行;武钢、本钢、首钢和唐钢引进芬兰高炉系统;攀钢、沙钢、昆钢、重钢和南钢引进奥钢联的高炉系统。
在引进国外系统基础上,国内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的高炉系统。例如,宝钢在引进与消化日本“GO-STOP”系统基础上,与复旦大学合作开发了“炉况监视和管理系统”。武钢在引进芬兰高炉系统的基础上,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在1
号高炉开发自己的高炉系统。
最近来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