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别名 |
海绵路面,透水砼,透水混凝土颜料,透水地坪颜料 |
面向地区 |
近年来中国城市环境雨水问题日益严峻,城市内涝、水资源污染、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正严重侵袭着我们生活。极端的天气现象频发,暴雨集中降落引发城市内涝,原本的街道变成了河流,雨水淹没了汽车,灌进了商铺、医院、学校,使得交通堵塞,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城市积水多是由管道老化、排水标准低引起。另外,由于很多地段都使用硬质铺装,如水泥路面、柏油路面,渗透性差,雨水难以渗入地下,自然造成路面大量积水。
为此,根据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要求,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随之,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使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围绕这一目标确定的时间表,到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区达到这个要求。如果一个城市建成区有100平方公里的话,至少有20平方公里在2020年要达到这个要求。到2030年,80%的城市建成区要达到这个要求。
2017年3月5日,在工作报告时指出,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易涝区段三年行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这无疑是为透水技术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
建设海绵城市,已经成为国家未来建设目标!
普通的道路没有生态透水功能,而且是水泥,沥青等硬化道路,硬化面积大,绿化面积小,路面污染程度大并转输周围地块雨污水。
城市道路硬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比较大,城市道路硬化之后,下渗水减少,都通过下水道集中到了河流里,那么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减少了,是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
道路透水,不仅能够起到降噪防滑等作用,更能将道路上的雨水透入地下,涵养下层土壤,增补地下水,使得路面以下的原本被封闭的土壤恢复生机,成为城市的海绵体。道路透水,不仅能够透水使得下面土壤变成海绵体,还能保持道路原来的设计功能。透水地坪。其由骨料、水泥、添加剂(外加剂、颜料等)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
城镇化快速建设过程中,由于城市开发强度过高,大量的硬质铺装如花岗岩、大理石、釉面砖、水泥和沥青等不透水的材质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破坏了自然“海绵体”。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问题:70%-80%的降雨形成径流外排,仅有20%-30%的雨水能够渗入地下,导致“逢雨必涝、雨后即旱”的不良后果,也带来了水生态恶化、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污染、水安全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针对这种状况,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2016年3月18日住建部印发了关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抓紧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海绵城市建设已经提上日程,倍受重视。
采用透水路面解决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回补和释放是海绵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道路利用透水砖铺设后,一方面能够增加城市可透水、透气面积,调节城市气候,降低地表温度,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现象”。同时,可以充分利用雨、雪降水,增大地表相对湿度,补充城区日益枯竭的地下水资源,发挥透水性路基的“蓄水池”功能。透水砖为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存的环保生态型道路材料。
透水地坪作为一种新的环保型、生态型的道路材料,日益受到人们特别是业界的关注,现代城市的地表多被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建筑和不透水的路面所覆盖,与自然的土壤相比,普通的混凝土路面缺乏呼吸、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随之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混凝土也因此一直被认为是破坏自然的元凶,但只要使连续空隙得以形成,就能创造与自然环境的衔接点。
作为环境负荷减少型混凝土,透水地坪对于改善和恢复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是一种创造性的材料,使人类生活与大自然可以和谐相处,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最近来访记录
最新采购